据求是网2月1日消息全国股票配资最正规公司,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文章。
吴清指出,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要深化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运行规律的认识。
在谈到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时,吴清表示,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加快改革开放,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强化功能发挥,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注重固本强基,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突出刀刃向内,纵深推进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全文如下:
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证监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工作主线,着力推动资本市场规模的合理增长和结构质量的持续改善,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体现了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引领的效率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创新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资环境,资本市场独特的风险回报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造活力,对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十分重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也有利于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融资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和六大核心要素,指明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都得益于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撑,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而关键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技术革命与资本市场的兴盛相伴相生。当今世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运行中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进情况来看,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日益成为一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有效破解资本市场自身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商品期货交易额居全球前列,已经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的阶段,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融资端看,我国上市公司总量已经不少,但结构尚不合理,头部上市公司科技含量还不高,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从投资端看,资金不稳定、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中长期资金总量仍然明显不足,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解决好上述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提升资本市场的发展质量。
二、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就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资本市场风险防控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势能不断积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形势,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全力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积极参与制定和落实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修订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规则,形成“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2025年1月,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图为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作出体系化安排。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权益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快速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金额超过1000亿元,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
坚持依法从严监管。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从原先10%左右大幅提高到不低于1/3。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案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新《证券法》实施后首批当事人承诺案件落地。2024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
持续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2024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地方政府全年走访1622家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全国股票配资最正规公司,均创历史新高。